本来我在认真学习bind和function的区别

1. std::bind 的作用

std::bind 的作用是将函数和其参数绑定在一起,返回一个可调用对象。当你调用这个对象时,已经绑定好的函数和参数会被执行。

举个例子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#include <iostream>
#include <functional>

void add(int a, int b) {
std::cout << "Sum: " << a + b << std::endl;
}

int main() {
// 使用 bind 绑定 add 函数和参数
auto bound_func = std::bind(add, 3, 4);
bound_func(); // 执行 add(3, 4)
}

在这个例子中,std::bindadd 函数与参数 34 绑定,返回的 bound_func 是一个可调用对象,调用时就相当于执行了 add(3, 4)


2. std::function 的作用

std::function 是一个类型擦除的类模板,它可以封装任何可调用的对象,无论是普通函数、成员函数、函数指针、lambda 表达式等。它可以作为参数传递或者存储。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#include <iostream>
#include <functional>

void add(int a, int b) {
std::cout << "Sum: " << a + b << std::endl;
}

int main() {
std::function<void()> func = std::bind(add, 3, 4);
func(); // 执行 add(3, 4)
}

这里,std::function<void()> 是一个可调用对象,它存储了通过 std::bind 创建的 add 函数的绑定版本。std::function 允许你动态传递任何符合签名的可调用对象。

然后忽然想让ai生成一个线程池综合运用一下。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41
42
43
44
45
46
47
48
49
50
51
52
53
54
55
56
57
58
59
60
61
62
63
64
65
66
67
68
69
70
71
#include <iostream>
#include <functional>
#include <thread>
#include <vector>
#include <queue>
#include <mutex>
#include <condition_variable>

class ThreadPool {
public:
ThreadPool(size_t numThreads) : stop(false) {
for (size_t i = 0; i < numThreads; ++i) {
workers.emplace_back([this] {
while (true) {
std::function<void()> task;
{
std::unique_lock<std::mutex> lock(this->queueMutex);
this->cv.wait(lock, [this] { return this->stop || !this->tasks.empty(); });
if (this->stop && this->tasks.empty()) {
return;
}
task = std::move(this->tasks.front());
this->tasks.pop();
}
task(); // 执行任务
}
});
}
}

template<typename F>
void enqueue(F&& f) {
{
std::unique_lock<std::mutex> lock(queueMutex);
tasks.emplace(std::forward<F>(f)); // 将任务添加到队列
}
cv.notify_one(); // 唤醒一个线程来处理任务
}

void shutdown() {
{
std::unique_lock<std::mutex> lock(queueMutex);
stop = true;
}
cv.notify_all(); // 唤醒所有线程退出
for (std::thread& worker : workers) {
worker.join();
}
}

private:
std::vector<std::thread> workers;
std::queue<std::function<void()>> tasks;
std::mutex queueMutex;
std::condition_variable cv;
bool stop;
};

void print_message(const std::string& msg) {
std::cout << msg << std::endl;
}

int main() {
ThreadPool pool(4); // 创建一个有4个线程的线程池

pool.enqueue(std::bind(print_message, "Hello from thread pool!"));
pool.enqueue(std::bind(print_message, "Another task!"));

pool.shutdown(); // 关闭线程池
return 0;
}

然后我发现在主函数中明明enqueue时使用的是bind,但是实际在线程池中没有使用function进行类型擦除,而是使用了模板+右值+完美转发的一个操作,顿时引起了我的好奇。

为什么要半路使用模板呢?

ai的给我的回答是,一部分原因是要用完美转发,将bind绑定中的参数如果有右值的情况,也能正确的转发给函数。另一部分原因是,function本身在包装时有开销。

这个回答是没有问题的,但是为什么queue却使用了function来再次包装,然后运行呢,不是可以用模板吗。

  • 1. 模板如何在前面工作?

    回顾你之前提到的代码中的模板成员函数(enqueue):

    1
    2
    3
    4
    5
    6
    7
    8
    template<typename F>
    void enqueue(F&& f) {
    {
    std::unique_lock<std::mutex> lock(queueMutex);
    tasks.emplace(std::forward<F>(f)); // 将任务添加到队列
    }
    cv.notify_one(); // 唤醒一个线程来处理任务
    }
    • 为什么模板可以在这里工作
      这里的 enqueue 是一个模板成员函数,意味着它在编译时会根据传入的参数类型 F 生成不同的函数版本。

      在此情况下,模板可以使用类型推导来确定 F 的类型。只要你传入一个类型兼容的任务对象(如函数指针、lambda 表达式或 std::bind 的结果),编译器就会自动推导出 F 的类型,并生成对应的代码版本。

    • 编译时多态
      这里的模板是一种典型的 编译时多态,因为模板生成不同的函数版本,而不是在运行时决定使用哪个函数版本。tasks.emplace(std::forward<F>(f)); 会在编译期根据 F 的类型推导出正确的代码。

      因此,模板函数可以处理不同类型的任务,只要这些任务的类型能够匹配 std::function<void()>void() 的签名(如 lambdastd::bind、普通函数等)。


    2. 为什么后面不能再用模板了?

    当你到了这段代码:

    1
    2
    3
    4
    5
    6
    7
    8
    9
    10
    11
    std::function<void()> task;
    {
    std::unique_lock<std::mutex> lock(this->queueMutex);
    this->cv.wait(lock, [this] { return this->stop || !this->tasks.empty(); });
    if (this->stop && this->tasks.empty()) {
    return;
    }
    task = std::move(this->tasks.front());
    this->tasks.pop();
    }
    task(); // 执行任务
    • 这里不能使用模板的原因

      1. 任务类型不一致
        std::function<void()> task 是一个具体的类型,它要求队列中的任务能够转换为 std::function<void()> 类型,而模板只能在编译时根据传入的类型推导生成对应的函数版本。所以这里的 task() 必须是一个统一的可调用对象(如 std::function<void()>),否则无法调用。

        但是模板在这里无法直接解决任务队列中每个任务类型的差异。任务队列中的任务类型是 不确定的,可能有不同的参数、返回值类型等。因此,无法在运行时动态推导出每个任务的类型并调用它们。

      2. std::function 的类型擦除机制
        由于你将任务存储在 std::function<void()> 中,你就 丧失了类型信息std::function<void()> 是一个类型擦除(type-erasure)的容器,它把任何可调用对象(函数指针、lambdastd::bind 等)包装成统一的 void() 类型。模板无法在此情况下直接工作,因为 你已经失去了任务类型的详细信息

        例如,假设你希望支持有返回值的任务(比如 int task() { return 42; })。但是 std::function<void()> 无法包装带返回值的任务(如 std::function<int()>)。要处理这种情况,你就需要 模板化 任务类型(例如,使用 std::future 来返回任务结果)。

      3. 模板无法在运行时推导
        模板是在编译时实例化的,而 std::function<void()> 是一种 运行时的封装。在编译时,模板知道任务类型,但是在运行时 std::function 执行了类型擦除。你只能在编译期确定模板参数类型,而在运行时你必须通过 std::function 来调用具体的任务。所以,当你将任务存储到 std::function<void()> 中后,任务的实际类型就被“隐藏”了。


模板成员函数的编译原理

当你写下:

1
2
ThreadPool pool(4);
pool.enqueue([] { std::cout << "hello"; });

编译器会自动为该 lambda 类型(假设是 lambda_type_123)实例化 enqueue 的一个版本:

1
void ThreadPool::enqueue<lambda_type_123>(lambda_type_123&& f);

如果你下一次又传入另一个类型(比如 std::function<void()>),
编译器会自动生成新的版本:

1
void ThreadPool::enqueue<std::function<void()>>(std::function<void()>&& f);

这样线程池就能通用地支持各种任务类型,但不需要为每种任务类型创建一个不同的线程池类。


为什么不能让整个类模板化?

你当然可以写成:

1
2
3
4
5
template<class F>
class ThreadPool {
...
void enqueue(F&& f) { ... }
};

但那样意味着:

  • 每种任务类型都要生成一个新的线程池类型(例如 ThreadPool<void(*)()>ThreadPool<lambda_type>)。
  • 不同类型任务的线程池无法共存或共享任务队列。

这完全违背了线程池的设计初衷 ——
“统一管理任务”

因此,只有 enqueue() 需要模板化,而类本身保持非模板。